2-氨基嘌呤的溶解度
2-氨基嘌呤是一种具有中等溶解度的化合物。它可在水中溶解,并呈现微弱的碱性。根据文献报道,2-氨基嘌呤的溶解度在常温下约为0.22g/L。
氨基苯磺酸在水中溶解度
因为对氨基苯磺酸的氨基和磺酸基能够形成内盐,所以相比于其他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一些,但是18°时的溶解度为3.6g,溶解度不算很大。
氨基和磺酸基都是亲水基,而对氨基苯磺酸得憎水基少,故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3-氨基苯磺酸
中文名称:3-氨基苯磺酸
英文名称:Metanilic acid
CAS号:121-47-1
分子式:C6H7NO3S
分子量:173.19
EINECS号:204-473-6
Mol文件:121-47-1.mol
氨基磺酸在硫酸和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是多少
氨基磺酸水中溶解度:146.8 g/l (20 ℃) 硫酸水中溶解度:与水任意比互溶。
氨基磺酸水中溶解度:146.8 g/l (20 ℃)
硫酸水中溶解度:与水任意比互溶。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2)温度越高,三氧化硫的逸出速率越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3)当溶液变蓝色时,说明H2NSO3H恰好完全反应,根据H2NSO3H和NaNO2之间的关系式计算H2NSO3H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
(4)用氢氧化钠测定氨基磺酸的纯度,测定结果通常比NaNO2法偏高,说明还有其它物质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解:(1)反应H2NCONHSO3H+H2SO4?2H2NSO3H+CO2↑是可逆反应,硫酸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抑制氨基磺酸的溶解,
故答案为:氨基磺酸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2)温度越高,三氧化硫气体逸出速率加快,且CO(NH2)2(s)+SO3(g)?H2NCONHSO3H(s)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氨基磺酸的产率,
故答案为:温度高,SO3气体逸出加快,使反应①转化率降低.温度高,反应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①氨基磺酸与NaNO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NSO3H+NaNO2=NaHSO4+N2↑+H2O,故答案为:H2NSO3H+NaNO2=NaHSO4+N2↑+H2O;
双氯芬酸溶解度
双氯芬酸在30℃时溶解性 :1.278mg/L。
双氯芬酸,化学名称2-(2,6-二氯苯氨基)苯乙酸。白色结晶性粉末,分子式C14H11Cl2NO2,分子量296.149。无臭,易溶于丙酮,微溶于水双氯芬酸。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切断花生四烯酸代谢系列中环氧合酶的作用环节,阻断PGE的合成途径。
氨基化学式
氨基酸的化学式是:RCHNH2COOH。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物理性质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超过200℃,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高很多。α-氨基酸有酸、甜、苦、鲜4种不同味感。谷氨酸单钠和甘氨酸是用量最大的鲜味调味料。氨基酸一般易溶于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不溶或微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酪氨酸的溶解度最小,25℃时,100g水中酪氨酸仅溶解0.045g,但在热水中酪氨酸的溶解度较大。赖氨酸和精氨酸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极易溶于水,因潮解而难以制得结晶。化学性质氨基的反应:酰化反应;与亚硝酸反应;与醛反应;磺酰化反应;与DNFB反应;成盐反应。羧基的反应氨基酸的羧基和其他羧酸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酰化、酯化、脱羧和成盐反应。与水合茚三酮反应: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共热,经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α-酮酸,进一步脱羧形成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基酸脱下来的氨再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复合物,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其余的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均产生蓝紫色物质。这个颜色反应常被用于α-氨基酸的比色测定和色层分析的显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氨基酸 溶解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