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常识 » 正文

酮体怎么变成乙酰辅酶a(酮体怎么转变为乙酰辅酶a)

豆角 2025-07-02 化学常识 7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1. 为什么用于酮体合成的乙酰辅酶A只能来自于脂肪酸的氧化,而不能来自于糖酵解
  2. 生物化学问题:乙酰辅酶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酮体又可以异生为糖,那为什么下题不选乙酰辅酶A
  3. 可以生成乙酰辅酶A的物质是什么
  4. 饥饿会产生酮体吗

为什么用于酮体合成的乙酰辅酶A只能来自于脂肪酸的氧化,而不能来自于糖酵解

酮体是脂肪酸β氧化在肝细胞代谢的特殊中间产物,作为能源的储备供肝外组织利用。酮体合成的原料乙酰CoA来自脂肪酸而不是糖,其原因之一如dnazyme版主所讲,是组织特异性造成,肝细胞中是IV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Km值是其他组织的10倍),只在血糖浓度很高时起作用,去路主要是合成糖原;而肝细胞本身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脂酸分解供应能量;另外,酮体大量合成的环境是长期饥饿或糖代谢紊乱时。

长期饥饿时,血糖水平下降,机体糖供应不足,为了维持血糖水平并且减少糖异生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大量消耗,脂肪动员加速,生成酮体增多供脑组织利用,减少脑组织对葡萄糖的消耗;糖代谢紊乱时,机体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所以能量供应来自脂酸分解和其生成的酮体。

酮体怎么变成乙酰辅酶a(酮体怎么转变为乙酰辅酶a)

相反在糖供应充足时,酮体生成是减少的。综合以上,酮体生成的原料是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

生物化学问题:乙酰辅酶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酮体又可以异生为糖,那为什么下题不选乙酰辅酶A

酮体不能异生为糖,乳酸,丙酮酸,甘油,OAA可以异生为糖。

酮体的去路一般是直接供能。可以去看看96年的考研真题解析

可以生成乙酰辅酶A的物质是什么

1.葡萄糖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

【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此过程在只能有线粒体的细胞中进行,并且必须要有氧气供应。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的主要途径,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合成30或32分子ATP(过去的理论值为36或38分子ATP)。

酮体怎么变成乙酰辅酶a(酮体怎么转变为乙酰辅酶a)

【糖转化为脂肪】葡萄糖→乙酰辅酶A→脂肪酸→脂肪。这是糖转化为脂肪的途径,脂肪是机体高度还原的能源贮存形式,疏水,可以大量贮存,但利用速度较慢。

2.脂肪氧化分解产生乙酰辅酶A

3.氨基酸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

酮体怎么变成乙酰辅酶a(酮体怎么转变为乙酰辅酶a)

  乙酰CoA是生化代谢中的一个枢纽性物质,如前所述,糖、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都能产生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有多种代谢去路,可以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等,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释放能量的途径是三羧酸循环。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乙酰CoA氧化产生CO2、H2O,释放能量推动ATP合成。在营养物质产能代谢中,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是释放能量最多的环节,是营养物质产能代谢和相互转化的枢纽。

饥饿会产生酮体吗

会的。饥饿会使身体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能,肝脏会开始分解脂肪酸来提供能量,产生大量的乙酰辅酶A,从而促进酮体的合成。

是的,饥饿或长时间不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身体产生酮体。酮体是身体在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时,通过代谢脂肪产生的一种物质。当人体的碳水化合物储备耗尽后,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以获取能量,并在肝脏中将脂肪酸转化为酮体。

酮体包括乙酰酮体和β-羟丁酸,它们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能量。在饥饿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下,身体会大量产生和利用酮体作为主要能源来源,这被称为酮体代谢或酮症。

饥饿引起的酮体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能量。

你好!饥饿确实会导致身体产生酮体。当我们长时间没有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身体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能量,这就迫使身体依赖脂肪储备来产生能量。

在饥饿状态下,身体开始分解脂肪并将其转化为酮体,用作替代能源。酮体是一种产生于肝脏的化合物,能够为身体供应能量,特别是供应给大脑。这种状态称为酮症,通常发生在长时间禁食或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例如,生酮饮食)中。酮体产生过程是身体适应饥饿状态的一种方式,帮助维持能量供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酮体怎么转变为乙酰辅酶a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tdksgr.com/hx/9196.html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