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钠点水成冰实验步骤
工具材料:
烧杯、醋酸钠晶体(NaAc·3H2O)、蒸馏水、酒精灯、玻璃棒
步骤/方法
01
准备和操作:在250毫升烧杯中放入醋酸钠晶体(NaAc·3H2O)60克并注入蒸馏水40毫升
02
接下来,在水浴上加热至晶体全部溶解,再续数分钟,取出盛有溶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到室温。
醋酸钠结冰实验
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实验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要往醋酸钠过饱和溶液中投入醋酸钠固体,或者用金属棒搅拌溶液,都可以使饱和溶液结晶,即变成冰一样的晶体。那么关键还是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制作了。
实际上也非常简单。就在较高温度时,配制醋酸钠的饱和溶液,然后让溶液的温度慢慢降下来,就会得到醋酸钠的饱和溶液了。
例如将水加热到60度,将醋酸钠逐渐投入其中,充分搅拌,当投入的醋酸钠不再溶解了,这时的溶液就是这个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了。一定要将溶液中没有溶解的醋酸钠固体取出,或者再加同温度的水,让醋酸钠固体全部溶解。当温度降下来就得到了醋酸钠的饱和溶液。温度下降的越大,实验的效果越好。但失败的几率也大。一定要轻拿轻放,不要让溶液受到震动。如果要表演洒水成冰,最好在桌子上事先撒少量醋酸钠,当然不能 让他人知道和发现。这样当过饱和溶液慢慢的倒出来,在桌子上就有了一堆冰。
醋酸钠点水成冰实验的原理
点水成冰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复制的,以此来不断的重现,而能够实现点水成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过饱和溶液因不稳定性而产生的。
一、点水成冰的原理
点水成冰的出现是由于过饱和溶液因不稳定性而产生的。醋酸钠的热饱和溶液在不受扰动下冷却,结晶作用往往不会发生。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介稳体系,本身虽然是不稳定体系,但是尚能存在。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二、点水成冰现象的反复重现实验步骤
首先准备仪器与材料。然后溶解醋酸钠晶体,在250毫升烧杯中放入醋酸钠晶体(NaAc·3H2O)60克并注入蒸馏水40毫升,然后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直至晶体全部溶解,再持续几分钟后,取出盛有溶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到室温。最后,点水成冰出现,用玻棒伸入溶液内轻轻摩擦一下杯壁或搅动一下溶液或向溶液内投入一粒醋酸钠晶体作为“籽晶”,顿时溶液内会析出针状结晶,并迅速遍及整个烧杯底部,好像结成了“冰块”的样子。
三、实验中注意事项
溶液在冷却过程中,切记不能受震动或粘上灰尘!而且醋酸钠用后要进行回收。在实验的所用材料上,如用硝酸钠、硫酸钠晶体(NaSO4·10H2O)都是可以进行同样的实验。如果直接用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Na2S2O3·5H2O)进行实验时,要小心加热,利用其结晶水溶解制成过饱和溶液,实验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原理:这是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性的实验。醋酸钠的热饱和溶液在不受扰动下冷却,结晶作用往往不会发生。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介稳体系(不稳定体系,但尚能存在)。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当气温低于-40℃时,还不足以实现“过水成冰”,泼出去的无数个水滴外层能迅速结冰,但内部仍是水,水滴完全冻结需要一定时间,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冷空气翻过雪山携带大量冰核,有可能会出现泼水成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醋酸钠怎么做实验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