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变为丙酸酐的方程式
丙酸变为丙酸酐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一步: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丙酸钠
CH3CH2COOH+NaOH→CH3CH2COONa+H2O
第二步:丙酸钠在乙醇钠条件下
2CH3CH2COONa→(CH3CH2CO)2O
丙酐结构简式
丙酐的结构式是,(CH3CO)2O
丙酐又称丙酸酐,分子式为C6H10O3,结构简式(CH3CH2CO)2O,丙酐结构式如图所示:
丙酐结构式
丙酐又称丙酸酐,分子式为C6H10O3,结构简式(CH3CH2CO)2O,丙酐结构式如图所示:
主要用作酯化剂和硝化或磺化的脱水剂,也用于制醇酸树脂、染料和药物等
求醇、醚、酯、酮、酚的系统命名法。拜托了各位,谢谢
醚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醇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醛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酮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酯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丙酸酐是否易分解
不容易分解哦,因为其成份就是不易分解的
普尔金反应发现的历史过程
Perkin反应,又称普尔金反应, 由William Henry Perkin 发展的,由不含有α-H的芳香醛(如苯甲醛)在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钾、醋酸钾等)的催化下,与含有α-H的酸酐(如乙酸酐、丙酸酐等)所发生的缩合反应,并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盐,后者经酸性水解即可得到α,β-不饱和羧酸。
例如,肉桂酸[PhCH=CHCO2H]的合成就利用该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反应要求无水,所有溶剂均经过处理。
通过Perkin反应还能制取核反应的燃料,这是在核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丙烯怎么合成丙酸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