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钠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1.
天然来源:谷氨酸钠可以从天然来源中提取,如鲜肉、鱼、奶制品、豆类和麦类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钠。
2.
人工合成:谷氨酸钠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获得。通常使用谷氨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谷氨酸钠。
3.
工业生产:谷氨酸钠也可以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获得。通常使用谷氨酸和碳酸钠反应,得到谷氨酸二钠,然后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盐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取和制备,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
1.首先将谷氨酸菌发酵培养,让其产生大量的谷氨酸。
2.将发酵液经过微生物发酵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将细胞分离。
3.将分离后得到的液体经浓缩处理,使其达到谷氨酸浓度较高的程度。
4.将浓缩后的液体经过酸化处理,使其达到pH值在3.0左右,此时谷氨酸会析出。
5.将析出的谷氨酸经过过滤和洗涤处理,除去杂质和溶液中的其他物质。
6.将谷氨酸溶解在适量的氢氧化钠中,再经过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最终得到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它的生产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和纯化技术。
首先,选取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如谷氨酸发酵菌,通过发酵生产谷氨酸。
然后,将发酵液进行脱盐、过滤等步骤,得到粗品谷氨酸钠。
最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透析、薄层蒸发、结晶等步骤,对粗品进行纯化和结晶,得到纯品谷氨酸钠。
这种工艺过程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现已成为谷氨酸钠的主要生产工艺。
谷氨酸钠的制法
取谷氨酸发酵液,采用高速离心机。首先将谷氨酸发酵液中菌体分离,得到的含谷氨酸铵的液体。菌体用于生产饲料。
将上述除去菌体的谷氨酸铵的发酵液,通过超滤膜,截留残糖、色素、蛋白、胶体物质以及其他发酵副产物等,得到谷氨酸氨溶液。超滤截留液与前述菌体合并生产饲料。得到的谷氨酸氨溶液,用NaOH中和,控制PH6-8,温度60-80℃,得到谷氨酸钠的水溶液和氨。
在温度60-80℃时用压缩空气将中和液中产生的氨脱出后,再经纳滤膜浓缩至20-30%浓度的初浓缩液。上述得到的谷氨酸钠初浓缩液,采用MVR蒸发器蒸发浓缩至30-35°Bé,得到谷氨酸钠浓缩液。得到谷氨酸钠浓缩液采用低温连续结晶,得到成品谷氨酸钠。
发酵液中和后产生的氨在温度60-80℃时用压缩空气将中和液中产生的氨脱出后,用水吸收后送回发酵罐用于发酵。结晶母液与新料液混合在一起进行浓缩、结晶,得到谷氨酸钠成品。
谷氨酸钠(蛋白质分解法)
谷氨酸钠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味精,是作为加味成分而分离出的一种晶体物质,称为化学调味料。谷氨酸,是在1866年瑞特豪森(Ritthausen)将小麦麸用硫酸水解而得到的酸性氨基酸。1908年池田菊苗博士,利用海带单独分离出味美成分,并证明了这种味美成分就是谷氨酸钠盐,从而生产化学调味料。
谷氨酸钠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加热罐;2.将谷氨酸发酵液倒入加热罐中,加热发酵液至絮凝状态;3.趁热过滤,收集清液;4.提供一种封闭式的反应罐;5.将清液倒入反应罐中并加入沉淀剂进行沉淀反应;
6.分别收集所得的第一沉淀物以及滤液;7.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柱;8.将滤液送入离子交换柱并收集所吸附的第二沉淀物;9.提供一种反应罐;10.将第一沉淀物,第二沉淀物以及清水倒入反应罐中,并加入钠基转化剂进行沉淀转化反应;11.分别收集滤液和沉淀物;12.结晶滤液即得谷氨酸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谷氨酸钠怎么转化成谷氨酸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