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丙氨酸是怎样生产的
1.丙酸氯化氨化法由丙酸为原料,在105℃温度和3%赤磷催化剂存在下,通入液氯进行氯化,生成2-氯代丙酸,然后进入氨水溶液中,以乌洛托品为催化剂,在60℃温度下进行氨化,即生成2-氨基丙酸。最后将反应物送入甲醇溶液中进行结晶,经离心;干燥制得α-丙氨酸成品。2.α-溴丙酸氯化法将α-溴丙酸;氨水;碳酸氢铵混合搅拌回流7h,然后蒸发至干,再用乙醇浸泡洗去溴化铵,过滤出结晶,再经脱色过滤,加入乙醇得结晶,过滤干燥得成品。3.氰醇法乙醛与氢氰酸反应生成氰醇,再与氨反应得到氨基腈;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丙酸钠,经离子交换而得L-丙氨酸。
2.主要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经脱羧、杀酶、脱色、过滤、结晶、离心、洗涤、干燥得成品。
3.酶法
4.固定化酶
5.丙烯腈法 丙烯腈与氨在二苯胺和叔丁醇溶液中,在109℃和1176.798KPa压力下进行反应,生成β -氨基丙腈:然后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β-氨基丙酸钠:最后用盐酸酸化生成β- 氨基丙酸:
6.β-氨基丙腈法 由β-氨基丙腈经水解、酸析而得.
7. 烟草:BU,21;FC,20。实验中利用丝纤维(脱胶白丝)的酸水解制备。
8. 从水中得正交形晶体
丝氨酸从头合成途径
丝氨酸,因最早来源于蚕丝而得名[1],也称β羟基丙氨酸[2],即L-2-氨基-3-羟基丙酸[3]。丝氨酸是中性脂肪族含羟基氨基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4], 化学式为C3H7NO3,分子量105.09,熔点496~501 K,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非极性溶剂。[2]
丝氨酸在脂肪和脂肪酸的新陈代谢及肌肉的生长中发挥着作用,在细胞膜的制造加工、肌肉组织和包围神经细胞的鞘的合成中都发挥着作用。主要用于复方氨基酸制剂中,用于补充氨基酸。[4]D-丝氨酸同时也是重要的神经递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受体是其重要的内源性配体,两者在中枢系统发挥重要作用。[5]生产方法通常有发酵法、蛋白质水解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酶法等。[6]
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怎么变成葡萄糖
糖异生的途径:2丙酮酸+4ATP+2GTP+2NADH+2H++4H2O → 葡萄糖+2NAD+ +4ADP +2GDP +6Pi
1、丙酮酸羧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 ATP + GTP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ADP + GDP + CO2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沿酵解途径逆向反应生成1,6-二磷酸果糖。这个过程也要逾越一个能障,即从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1,3-二磷酸甘油酸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个ATP。
3、1,6-二磷酸果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这是糖异生作用中的关键反应,由果糖二磷酸酶催化。该酶是一个别构酶,被其负效应物AMP、2,6-二磷酸果糖强烈抑制,但ATP、柠檬酸和3-磷酸甘油酸可激活此酶的活性。
4、6-磷酸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该酶只在肝脏中存在,在肌肉或脑组织中没有此酶存在,因此糖异生作用只能在肝脏中进行。
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都可以转变成草酰乙酸而进入糖异生途径
大多数氨基酸是生糖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胺酰胺、天冬酰胺、甲硫氨酸、缬氨酸等,它们可转化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参加糖异生途径。
Cori循环:剧烈运动时产生的大量乳酸会迅速扩散到血液,随血流流至肝脏,先氧化成丙酮酸,再经过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进而补充血糖,也可重新合成肌糖原被贮存起来。这一乳酸——葡萄糖的循环过程称为Cori循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丙氨酸怎么变成天冬氨酸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