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丙酮铂溶于乙醇吗
乙酰丙酮铂(II)是药品名称。特点是浅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丙酮、四氯化碳,微溶于苯、乙醇,不溶于水,熔点250—252℃,分解温度265℃,分子式是C10H14O4Pt。
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途径
理论上,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脱羧产生乙酰辅酶A,如果肝脏中乙酰辅酶A生成量过多,则会形成乙酰乙酰辅酶A而进入酮体代谢,生成酮体(包含少量的丙酮)。
实际上,酮体的主要来源是:禁食或糖尿病状态下,肝脏因脂肪动员降解而产生的过多的乙酰辅酶A。丙酮酸形成的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合成的基本原料。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后可产生系列中间物,这些中间物很多可以合成生酮氨基酸或兼性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碳骨架降解时,也可以产生酮体。
安赛蜜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以氨基磺酰氟、二烯酮、碳酸钾和KOH为原料,在0℃下,将二烯酮滴加到H2NSO2F和K2CO3的丙酮溶液中就制得乙酚己酞胺基-N-磺酞氟的钾盐将它与CH3OH和KOH溶液反 应,就制得安赛蜜。
例如,将76g(0.55mol)K2CO3粉末溶于500mL丙酮中,加入57.8mL(1.0mol)的H2NSO2F,在15分钟 内滴加84.3mL(1.1mol)二烯酮,在0℃下搅拌混合30分钟,则发生放热反应,控制温度在30℃以下,直至CO2完全放出,即可停止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吸滤,用少量丙酮洗涤。就得到无色结晶乙酰乙酰胺基-N-磺酞氟的钾盐。将此钾盐与4-6mol的甲醇溶液一起搅拌,就环化成安赛蜜。收率为理论量的93%。
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有限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肝细胞以β-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HMG-CoA),接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生乙酰乙酸。
乙酰乙酸被还原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HMG-CoA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被氧化。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乙酰丙酮铂怎么还原成铂羟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