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氧基苯酚和苯酚酸性比较
甲氧基苯酚由于邻位效应酸性比苯酚稍强甲氧基供电子基团,但是分散到苯环上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苯氧负离子的电荷就不容易分散到苯环上了,这样苯氧负离子就不稳定,酸性也会不强.甲氧基是供电子基团,这种基团越多,酸性就越强
苯酚的酸性强于4-甲氧基苯酚,因为4-甲氧基苯酚中甲氧基为活化基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羟基氧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氧氢键的极性变小,酸性减弱
高氯甲维盐是喊性还是酸性
酸性
高氯甲维盐对萝卜上面的菜青虫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属于酸性杀虫剂,可以与复硝酚钠混用,并且有互相增进药效的作用。
复硝酚钠主要成份为邻硝基苯酚钠、对硝基苯酚钠和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根、开花及结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与其它调节剂只能与碱性农药或酸性农药混配不同,由于复硝酚钠属中性农药,可以与大多数农药、肥料混合使用,包括常见的碱性或酸性农药。
是酸性。
本品是由抗生素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甲酰脲类几丁质抑制剂氟铃脲复配而成的杀虫剂,作用机理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递,使虫体麻痹和破坏表皮几丁质,从而使害虫不能脱皮窒息而死。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丁香酚来源
1.天然的丁香酚主要用富含丁香油的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
再经过萃取(定含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分离其中的酚与非酚油,再经石油醚萃取,酸化,中和,精馏等步骤而得.
2.合成法制备丁香酚,用愈创木酚为原料,采用烯丙基氯、烯丙醇等直接烯丙基化而得。
3.工业上可以从天然精油中单离,也可由化学合成而得。但化学合成法产生的同分异构体,沸点非常接近而分离极为困难,时下以单离法为主。
天然精油单离法:
以多年生亚灌木丁香罗勒为原料,经水蒸气蒸馏得精油和水的混合物。油水混合物中加入20%的氢氧化钠,再进行水蒸气蒸馏除去非酸性物质。在50℃下将所得丁香酚钠溶液加入30%的硫酸搅拌中和至Ph=2~3(水层)。静置后分出下层粗丁香油,经减压蒸馏得丁香酚成品。
化学合成法:
将烯丙基溴、邻甲氧基苯酚、无水丙酮和无水碳酸钾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回流数小时。冷却后加水稀释,然后用乙醚提取。提取物用10%的氢氧化钠洗涤,再用无水碳酸钾干燥。常压蒸馏回收乙醚、丙酮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10~113℃(1600Pa)的馏分,即为邻甲氧基苯基烯丙醚。将其煮沸回流1h后冷却,所得油状物用乙醚溶解,再用Lo%的氢氧化钠溶液提取,提取液经盐酸酸化后乙醚萃取。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常压蒸馏回收乙醚后即得丁香粉成品。也可由邻甲氧基苯酚与烯丙基氯在金属铜的催化和100℃下一步反应得到成品。
4.丁香油之类含有大量丁香酚的精油,加30%氢氧化钠液处理,再加无机酸或通人二氧化碳气使之析出。或使之与醋酸钠加成,以使游离出来后再经水蒸气蒸馏而得纯品。
5.丁子香酚尽管也可用合成的方法制备,但工业上一般都从植物或芳香油中分离萃出。可采用丁香罗勒为原料,丁香罗勒原产于塞舌尔、科摩罗。1965年从前苏联引入我国。在长江流域以南作为多处生亚灌本栽培。花穗中丁香罗勒油含量最高,叶次之,茎杆更次之。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丁子香酚。占60-70%,尚有芳樟醇、对伞花素、罗勒烯等。合成法丁子香酚,由邻甲氧基苯酚与溴丙烯反应,再经加热重排而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甲氧基苯酚怎么成盐溶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