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基乙酸收率多少
合成路线:
1.通过甘氨酸合成乙酸胍,收率约71%;
2.通过甘氨酸合成乙酸胍,收率约80%;
采用氰氨化钙为原料制备单氰胺,再通过单氰胺和甘氨酸的反应得到胍基乙酸粗品,之后加水搅拌对胍基乙酸粗品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胍基乙酸。
盐酸吗啉胍农药与什么复配
1.吗胍·乙酸铜 (16%盐酸吗啉胍+4%乙酸铜)
稀释后的药液喷施到植物叶面后,药剂也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
2.丙唑·吗啉胍(16%盐酸吗啉胍+2%丙硫唑)
丙硫多菌灵为低毒、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三磷酸腺苷合成,具有保护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盐酸吗啉胍具有内吸作用,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二者混配,可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
3.烯·羟·吗啉胍 (39.996%盐酸吗啉胍+0.002%烯腺嘌呤+0.002%羟烯腺嘌呤)
吗胍乙酸铜可以与哪些农药混配
1、盐酸吗啉胍+丙硫唑
可将16%盐酸吗啉胍、2%丙硫混合使用,丙硫多菌灵为低毒、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三磷酸腺苷合成,具有保护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防治烟草病毒病制剂用药量63-75克/亩,施用方式喷雾,于烟草病毒病发病初期,兑水均匀喷雾。需注意对赤眼蜂有毒,天敌放飞区禁用;对鱼在等水生生物有毒,不得污染各类水域。
2、盐酸吗啉胍+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
防治番茄病毒病制剂用药量100-150克/亩,水稻黑条矮缩病制剂用药量125-150克/亩,施用方式喷雾。在发病初期使用,间隔7-10天施药一次,连续使用2-3次。在番茄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天,在水稻上21天。使用时浓度不低于300倍,否则易产生药害。
3、10% 盐酸吗啉胍+10%琥胶肥酸铜
这种混配制剂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病毒作用。防治番茄病毒病在发病初期,每亩使用制剂 150-250克,对水45-75公斤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全部生长期施用2-3次或病情而定,安全间隔期为5天。
4、16%盐酸吗啉胍+4%乙酸铜
稀释后的药液喷施到植物叶面后,药剂也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防治番茄病毒病,制剂用药量167-250克/亩,兑水喷雾。应于病毒病发生初期施药,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不要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滥用或紧接使用。
吗胍乙酸铜属于铜制剂。铜制剂一般很难与其他农药相配,不可以与标有“不可与碱性农药和铜汞制剂农药混配”的农药混配。它一般与酸性农药或叶面肥混用。
吗胍乙酸铜可以与标有“不可与碱性农药和铜汞制剂农药混配”。
吗胍乙酸铜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使用本剂时,稀释倍数不能低于300倍(即1千克可湿性粉剂,稀释用水量不能少于300千克),否则易产生药害。
2、 应在早期预防性施药,或在发病初期施药。若能与其他防治病毒病措施配合使用,防治效果更好。可根据当地昆虫传毒媒介(如:蚜虫、白粉虱等)发生程度,确定本剂的使用次数。
3、对铜制剂敏感的作物,不可随意加大使用浓度,也应避免在中午高温时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4、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贮存。
5、一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胍的合成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