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脱氨基化的原理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
亚硝酸是常用的脱氨基诱变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脱去碱基分子中的氨基使腺嘌呤(A)脱去氨基变成次黄嘌呤(H)、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鸟嘌呤(G)变成黄嘌呤(X)。
胞嘧啶核苷在亚硝酸作用下,可以形成重氮盐,再转变为尿嘧啶核苷。因此生物体内亚硝酸的存在有可能改变DNA的碱基组成。
腺嘌呤脱去氨基变成次黄呤后,其b位C原子部分变为酮基不能按原来的配对原则与胸腺嘧啶(T)相联,因为T的b位C原子上也是酮基,而只能与b位C原子是氨基的胞嘧啶(C)配对。
同理,胞嘧啶脱去氨基转变为尿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只能与腺嘌呤配对。便造成AT→HC→GC和GC→UA→TA碱基对的转换,从而引起遗传信息的错误而造成突变。
胺的水解需要什么条件
胺是不会水解的.
胺的水解 脂胺和芳胺一般不易水解.芳伯胺通常要先在稀硫酸中重氮化生成重氮盐,再加热使重氮盐水解.反应通式如下:
Ar—NH2+NaNO2+2H2SO4
—→Ar—N+2HSO-4+NaHSO4+2H2O
Ar—N+2HSO4+H2O—→ArOH+H2SO4+N2
请问,叠氮和重氮的区别
叠氮就是氮氮双键和氮氮三键。
重氮:重氮基,在芳香族化合物内与烃相连的NN基团或者两个单键与一个芳烃基连接,另一个与他种原子连接氮氮双键的基团。重氮盐ArNNNX和重氮氢氧化物ArNNNOH中含有NNN基。重氮酸盐ArNNONa和重氮氨基化合物9006中含有NN基。在脂肪族化合物内9008 基中的二个氮。9009中的氮氮 及碳氮之间的键长均比一般化合物的氮氮和碳氮键短一些,所以这三个原子的π电子可能形成一个类似的共轭体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氮盐怎么变成氨基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